【项目背景】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体育总局、知识产权局、自然科学基金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一项全国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大赛具有广泛的活动基础,从基层学校到全国大赛,每年约有1000万名青少年参加不同层次的活动,相聚一起进行竞赛、展示和交流活动。
2021年教育部公布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俗称“竞赛白名单”),名单共包含30余项竞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名列其中。作为知名度与含金量的科创竞赛,也是最受中考和高考升学关注的比赛之一,这项具有30多年历史的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竞赛,已成为作为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
同时,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为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的中国赛区选拔通道,不仅优秀选手可以进入ISEF冬令营,其省市级获奖经历也能作为可靠的第三方认证,在海内外升学过程中用以证明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专业兴趣与发展潜力。ISEF作为是全球规模大,影响力大的科创类比赛,在全球声誉很高,不仅杰出获奖者会受邀参加当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进入知名高校深造,赛事参与者及各级荣誉获得者在招生官群体中的认可度也很高。
【项目案例】
【项目安排】
课时安排 : 线上八周 35课时
【适合人群】
适合年级 : 初中生/高中生
适合专业 : 对物理、建筑、土木工程、工业工程、工程结构分析、电力工程、生物工程等专业方向感兴趣的中学生
【项目收获】
高质量科创成果:用于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等高级科创赛事;
主导师推荐信:顺利完成课程和论文写作的学生将获得导师推荐信;
项目证书:顺利完成课程和论文写作的学生将获得项目证书;
同类型比赛同时报名:如学生在比赛中未获得比较理想的奖项,在培训和参赛过程学到的能力和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参加同类型的其他比赛,例如丘成桐中学科学奖YAU,明天小小科学家等其他科研竞赛,以及中科院“英才计划”孵化活动;
综合能力提升:提升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术研究能力,锻炼在工程结构分析、控制策略、物理实验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项目介绍】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指导项目将由科创领域权威竞赛导师亲授,指导学员确定具有创新性的研究主题,并利用专业的科研工具与方法进行项目式研究,最终产出具有竞争力的科创成果,并冲击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项。
竞赛科目介绍(中学生组):
数学、物理与天文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工程学、行为和社会科学。
ISEF全球赛参赛项目选拔:从往届获奖项目中,组织冬令营等活动选拔
【导师介绍】
青科赛导师
国内双一学校/海外名校青科赛教练
许老师
上海交通大学 助理研究员
-- 主要研究机器人自动化、机器视觉传感及机器人3D打印方向
-- 先后承担包括科研项目在内的课题29项,其中主持18项(包括国家自然基金2项,国家863项 目1项,省部级4项),参与完成项目11项(8项)
-- 目前已发表论文52篇,其中SCI/EI收录约40篇,论文被引用约600次。
刘老师
上海交通大学密歇根学院博士
已累计指导近百名中小学生科创项目,并获得数十个科创竞赛奖项,在理工类项目指导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可指导计算机、电子工程、生物、环境科学等课题。
曹老师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工业工程) 博士
辅导中学生完成科创课题,共指导200余名学生,涉及到理工、人文等多个课题方向,目前获奖课题数量达到150余个。
【教学现场】
【项目大纲】
工程学常常被明确地描述为为服务于人类而存在的,其本质是创造对人们有用的技术,增进人们的福利,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工程学非常关注人类的需求,这意味着工程师们不仅需要了解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本质,还要知道如何创建能够满足这些需求且易于使用的工程产品。
工程学本质上具有创造性——它需要利用自然界的事物来创造新事物,或者使事物以新的方式运转。当然,工程师的创造力自然会因世界所提供的资源、这些资源的性质以及自然规律的局限性而受到制约。
本课程中,将介绍工程技术的知识体系框架。引导学生提出一个实际需求,尝试以工程设计方法构建解决方案并呈现出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工程技术实现需求的应用。
模块一:先导课:共10课时,包含竞赛规则解读与获奖经验分享、各研究领域获奖案例剖析、创新课题探索
模块二:学术研究指导,共计20课时,6周左右完成
学术前沿背景知识介绍
研究课题探讨,可行性与学术性评估
研究思路指导与探讨
结合研究课题确定研究方案
实验方案实施,结果分析
根据研究素材成果整理完成报告核心内容
模块三:论文精修与赛事申报材料准备,共5课时1v1指导
模块四:赛事申报材料准备,不记课时、不限次数,根据参赛要求和实际课题内容准备完整的申报材料
往届部分获奖课题参考:
电控调光玻璃应用于家居研究
重力波对塑料飞机的影响
基于人体舒适度的节能建筑设计
中小学生的智能桌椅研究
【机构简介】
科研品牌PathAcademics隶属于北京集思互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世界优秀大学教授、行业导师和国际教育专家共同创立的中外学术项目。
集思未来教育(原集思学院)由哈佛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校友共同发起成立,为全球中学生呢、大学生提供优质的科研教育、项目制学习课程。中国团队自2016年成立至今走过了五年历程,立足研究导向型学习、项目制学习,专注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结合全球超1000位知名教授和优质教育资源,培养面向未来的国际化人才,五年来培养了超过3万名学员,与近百所高等院校和百余所国际化学校建立合作关系。
【机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