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OnLand Studio(在地工作室),以“脚踏实地,悉心耕耘”为宗旨,“双一流”师资团队主要依托于哈佛、同济与米兰理工大学教育背景,帮助学员脚踏实地地提升专业素养,更高质高效地完成留学申请、作品集制作,校内设计课程及校外相关竞赛,主要业务覆盖建筑、城规、景观等设计辅导及咨询领域。
OnLand Studio推出OnLand Workshop作为留学课程系列之一,以专题设计的形式带领正在或即将筹备作品集的同学,带领同学梳理方案思路,提高制图水平,做出一套能被名校青睐的方案。
【课程介绍】
老龄化+思辨+建筑+人工智能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之一,根据2021年国家统计局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2.6亿,占总人口的18.7%,预计到2033年将突破4亿。该问题并不仅仅影响到生产和经济的结构,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挑战了社会的伦理、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问题。
建筑学作为一门结合艺术、社会、技术等跨领域的综合学科,在此问题上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它可以满足未来对于医疗和养老服务的大幅度需求,也可以同时兼顾公共利益的平衡。
建筑并不只是关乎于形式,而是建立于形而上。此次设计课题会要求学生像哲学家一般思考和重视社会老龄化的问题,希望他们把想法发展到系统逻辑的层面,其中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生产、道德和资源分配的张力问题。
更进一步,学生会被要求通过批判性的表达方式在图纸上论述问题、并采取建筑的语言进行相应的回应。通过以上整体的辅导流程可以帮助学生找到独立的思考方式,从而更自主地去追随建筑本身。
智能建筑不只是为了满足空间和技术的需求,而是能够像人类那样去思考问题并得出妥善的处理方式。该课题的挑战在于将概念上的思考反映在系统的逻辑层面,最终与建筑的语言进行紧密相连。
【招生要求】
招生人数:4-6人(1-2人一组)
课程费用:5600元/人
课程形式:线上
学员要求:
对公共社会问题感兴趣、且有一定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提前做好日程安排并愿意能够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需要具备一定的软件基础,包括 Adobe系列、Rhino/SketchUp、AutoCAD等。
【Workshop师资团队】
Alfred Wong
辅导老师
UIC & Yale
Alfred Wong以设计荣誉奖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研究生被耶鲁大学March项目录取。在本科期间,他深受社会政治哲学家的影响,希望以哲学的方式去追随建筑。Alfred认为建筑塑造了人们感受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想用另一种建筑思维去重新审视我们今天所处的现代社会和超越形式的意识形态。
Xudong Zhu
评图老师
Tongji & Polimi & Harvard
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复合型创新人才实验班,拥有建筑、景观、规划等不同专业的学习背景,在读期间设计课成绩全优,先后获得优秀毕业设计、设计类荣誉奖学金等学院评选的几乎全部荣誉。研究生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在读期间以满分荣誉完成米兰理工双学位项目,曾多次参加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瑞典等地举办的设计工作营和国际会议并发表4次学术演讲。
目前就读于哈佛大学城市设计专业,擅长辅导不同尺度和背景下的建筑与城市设计项目,以及多样化的图纸表达、叙事与排版逻辑。
Yujin Cao
评图老师
HUST & Harvard
哈佛GSD城市设计研究生在读,以专业第1及总加权第1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华中科技大学启明特优生,连续三年获国家奖学金、“校三好学生”等荣誉。曾参加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暑期项目,英国AA School访校,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游学营等,了解各个学校教学风格。研究方向:集体主义住宅形制,基础设施建筑学等。
致力于探索空间形式及其背后复杂的关系网和推动力,并且相信设计的巨大潜能可以推动其他学科的发展。擅长辅导建筑与城市多尺度项目,以及作品集的立意梳理,主题深化,叙事逻辑与绘图表现。
【时间安排】
本次设计课题将以导师讲课、分组讨论、个人汇报、个人指导以及公开评图的方式进行,一共持续9周时间,前4周主要将带领学员探讨建筑思想的可能性,后5周重点深化设计及图纸表达。
第一周
问题分析: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
课时1: 导师讲课(解构问题 & 课程大纲)& 分组研究
课时2: 个人汇报 & 概念讨论
第二周
下层结构思考:生产及经验
课时3: 导师讲课(修道院 & 自主)& 分组讨论
课时4: 分组讨论 & 个人指导
第三周
中层结构思考:经济及想象
课时5: 导师讲课(博弈论 & 生产关系)& 分组讨论
课时6: 最终定题 & 个人指导
第四周
上层结构思考:管理及意识形态
课时7: 导师讲课(地下社会 & 异托邦)& 分组讨论
课时8: 中期个人汇报 &个人指导
第五周
图纸 1-2
课时9: 导师讲课(宣言 & 叙述故事)
课时10: 分组汇报 & 个人指导
第六周
图纸 3-4
课时11: 导师讲课(颜色 & 构图)
课时12: 分组汇报 & 个人指导
第七周
图纸 5-6
课时13: 分组汇报 & 故事漫画概念图解+平面图初稿。
课时14: 设计深化,完成平面图,剖面图及其他重要图纸, 全组交叉评图, 软件答疑
第八周
深化图纸
课时17: 分组汇报,完成故事漫画, 排版指导
课时16: 细部深化,完成透视图及剩余图纸, 软件答疑
第九周
终期汇报
【成果参考】
导师作品:Marine Monastery _ Alfred
Marine Monastery _ Alfred
Marine Monastery _ Alfred
Marine Monastery _ Alfred
Marine Monastery _ Alfred
【研究参考】
Toxic Colonialism, Lateral Office, 2017
From Product to Material, Lateral Office, 2017
‘Apartment #5, a Labyrinth and Repository of Spatial Memories’, Clement Luk Laurencio
Civilized, Ben Tolman, 2012-2015
【机构简介】
“双一流”师资团队主要依托于哈佛、代尔夫特、UCL、米兰理工以及同济、哈工大等知名高校教育背景,帮助学员脚踏实地地提升专业素养,更高质高效地完成留学申请、作品集制作,校内设计课程及校外相关竞赛,主要业务覆盖建筑、城市设计、城规、景观、室内、交互等领域的作品集辅导及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