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由北京微医盟疼痛微创医生集团举办的【全国第七届超微孔镜技术培训班】将于2025年3月29日-30日在河北省医科大学一院脊柱内镜中心隆重举行,本次课程通过两天的系统学习,深入讲解超微孔镜技术的穿刺技巧以及手术过程,并且现场手术观摩,同步讲解答疑,帮你尽快学习超微孔镜技术,把你打造成为一名孔镜精英。
会做射频,就能会做孔镜--5.3mm超微孔镜让你轻松学会椎间孔镜技术,圆你一个孔镜梦!
【课程安排】
一、腰椎和椎间孔周围解剖及影像特点
二、超微孔镜技术适应症及禁忌症
三、超微孔镜外通道定位系统介绍
四、超微孔镜外通道定位系统临床应用
五、超微孔镜术后并发症分享及处理措施
六、超微孔镜手术录像观阅及讲解
七、人体模型实操-一如何定位和穿刺
八、超微孔镜手术实操演示
【超微孔镜技术优势】
一、5.3mm超微孔镜
内镜更细,建立工作通道更容易,:部分患者可不磨除或很少磨除骨质,就可建立工作通道。
二、外通道定位系统优势
外通道定位系统专利
外通道定位系统图像
【外通道定位系统优势】
优势一:局麻后5分钟建立手术工作通道
1、定位进入椎间孔时,无需寻及上关节突肩部
2、机械操作代替大部分的手感经验积累
(1)椎间孔可一次成型,不需要逐级扩大
(2)外通道坚强导向代替易弯曲折断的导丝
(3)外通道坚强导向可以允许偏离标准皮肤点更大范围
(4)外通道远端椎间孔部固定;可有效调整方向及防止骨钻移位
优势二:术中操作安全
1、可实现皮肤到关节突腹侧骨质全程钝性分离2、可实现行走神经根、出口神经根与骨钻隔离3、外通道椎间孔端稳定防止骨钻(锯)移位,挤压损伤神经根
固定的磨骨厚度;机械可控的骨钻(锯)进4、入椎管深度等,可以精确控制截骨厚度5、通道内截骨,避免骨碎屑散落于术区,留下隐患
优势三:X线照射次数少
优势四:外通道系统解决了椎间孔镜技术穿刺定位困难的问题,可普及到县级医院乡镇医院以及小型民营医院
【培训对象】
1、有射频、等离子治疗技术基础的疼痛科医生2、想尽快掌握孔镜技术的骨科医生
【授课时间】
2025年3月28日——下午报到、2025年3月29日-30日、正式授课
【课程费用】
提前预约,谢绝空降!1、培训费用:1980元/人提前交定金500元,余款报到时补齐。
2、请提前预定住宿房间
3、本次课程禁止录像、录音。
4、课程结束后,由河北省医科大学一医院脊柱内镜中心颁发《全国第七届超微孔镜技术培训班》结业证书。
【授课专家】
付强,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国际脊柱内镜学会(ISESS)委员,国际SCIC0T中国脊柱微创外科学会委员,国际脊柱外科ISASS学会会员,ISASS中国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内镜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内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工作委员会脊柱微创工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分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软组织疼痛学会脊柱内镜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脊柱内镜学组副主任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微创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师学会脊柱外科微创学组委员,上海疼痛学会腰背痛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软组织疼痛分会人工智能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长期工作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一线,1994年起专业从事脊柱外科,师从长征医院赵定麟、贾连顺、侯铁胜等国内知名脊柱外科名师。赴美国、法国、瑞士、德国等国交流学习脊柱外科新技术。已完成脊柱外科手术10000余台。获评第二军医大学和长海医院两级优秀教师,培养博士研究生16名,硕士研究生28名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SCI论文40余篇,主编、主译6部专著。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上海市科委基金5项、军队重点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支撑项目1项。获得军队科技、医疗二等奖各1项,中华医疗一等奖1项,获得发明专利9项。
主要研究方向:神经修复及功能重建;医用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核酸药物;生物材料:脊柱肿瘤;细胞治疗等。
高宏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医科大学一医院脊柱外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脊
柱中心执行副主任。擅长颈椎、腰椎疾病的阶梯化、个体化微创治疗。目前已累计完成脊柱微创手术1000多例。
现任河北省健康教育与康复学会脊柱微创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河北省康复委员会脊柱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北省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
甄瑞鑫,河北省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库成员,石家庄市医疗损害鉴定专家库成员,石家庄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华医学会河北省疼痛学会脊柱内镜学组委员,河北省急救医学会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委员。
带领团队致力于多元化、阶梯化的脊柱疾病治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广泛开展了药物治疗、神经阻滞、射频消融等保守治疗手段,以及微创全脊柱内窥镜手术、微创融合手术、传统融合手术等手术治疗方式,以满足不同阶段患者的治疗需求。
技术创新方面,主持河北省民生科技专项1项,研发脊柱内窥镜手术定位系统,荣获国家专利2项,该系统已成功完成专利转化,并于河北、吉林、辽宁、黑龙江、山东等多省市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有效提升了脊柱内窥镜手术的精准度与安全性。发表相关SCI及核心论文10余篇。
【往期回顾】
全国第二届椎间孔镜技术培训班
全国第三/四届椎间孔镜技术培训班
全国第五/六届椎间孔镜技术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