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拉的阅读经历
很早的时候就开始读英文的东西了,初中的时候妈妈就跑到新华书店买了整个一套书虫,大家都知道那套书吧,绿色的磨砂皮的,很薄,基本是外国大部分名著的精简版,词语都很简单。这里要再次感谢妈妈对我的要求从来都是有求必应,全世界好的妈妈!所以阅读英文原著的兴趣是从初中培养起来的。初开始读的时候,被满篇不认识的生词打击的够呛,现在我翻开这些书,看到自己标的密密麻麻的生词,都觉得很感动……那个时候劲头那么足呢?!那个时候发现竟然连“excited“这种词都不认识,哈哈~
初中的时候虽然读的东西很简单,但养成了一直延续至今的很好很好的语感。如果说阅读英文对英语水平有好处的话,那么我觉得大的好处就是提高语感。它可以让你知道一句正确的英文读起来是一个什么感觉。这种感觉太重要了,它可以让我在从来不用学习语法的情况下(是真的,我没学过语法,我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谓语什么什么句,定语什么状语句,什么吊什么结构,靠,我想举个例子都举不出来,可见我的语法有多差),可以把语法题全部都做对。后来很多人问我某道语法题怎么做,我做了,做对了,人家问什么,我根本讲不出道理来。汗。。。所以,要重视语感!语感!语感! [注:现在返回头来想这段经历,并无多少参考价值,所以请针对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吸收与学习。]
高中的时候,抛弃超薄的简缩版,开始去书店或图书馆买或者借原著读,于是在家里不想学习的时候,就会抱起很厚的gone with the wind,jane eyre,wuthering heights等等之类开始狂读。那个时候偶尔会翻翻四六级的单词书,所以单词量比较有猛涨的感觉,读书也就不会经常被单词绊住了。有一点需要说明,那时候买的名著书,都是带中文翻译的,如果某句话发现自己死也读不懂,就会看一下相对的中文翻译,然后根据人家的翻译自己琢磨一下为什么英语句子就读不懂。很多情况下都是可以自己琢磨出来的。读了很久,大多数很出名的英文名著就都被我读完了。我在想,后来我理科很差,很可能就是因为我大多数时间都读了英文了,从来不下功夫学别的科目,所以英文一直很好,其他理科一直很差,貌似几门理科成绩加起来也不到100分。我是一个严重偏科的坏学生……
大学的时候,就不像以前那么轻松了,没有时间花在这些闲杂书上,大多数读的东西都很专业,例如经济学家啦,泰晤士报啦,时代周刊啦一类。那个时候读书主要就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陶冶情操。偶尔去北京淘书的时候,会从书摊上买到那种很厚却很轻的原版书籍偶尔读一读,但读的并不是很多。因为报纸、杂志,加上以前的英文名著读的太多了,所以后来在考专四专八时,阅读貌似并不是什么问题。只需要明晰考试里阅读题材的架构、以及问问题的集中题型,搞清楚这些,基本就可以做到只错一道至多两道的正确率了。但是后来开始复习GRE的时候,开始为阅读感到郁闷。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阅读水平,咋了文章都读懂了,题就答不对呢?分析来分析去,题目都分析明白了,但做下一套题的时候,还是会错很多。当时就无语了,也正是因为阅读的原因,后来第一次考GRE的时候成绩很惨。
研究生的时候,开始为第二次考GRE做准备,这次打算从心态和行动上主动鄙视GRE阅读,于是貌似练的非常认真。那个时候我会经常和皮诺曹同学比两个人阅读谁错的少,但是发现两个人死的都很惨。。把39+3花儿那本书从头看到尾,从尾看到头,总结了不下三遍,拿着自己认为是“真经”的笔记,才算在后时刻把GRE的阅读提高了很多。但是后谁知道考场还出现了表的时间走错了这种灾难。。不过也依然靠着在后一个阶段练就的强大的蒙答案的能力、在短时间内把两长一短的阅读蒙完了。。。才万幸地保住了第二次GRE的成绩。在研究生阶段,读的全部东西都是GRE阅读和IBT阅读,读的每天快吐了,下载了很多很多经济学家,一有时间就看上几眼,让自己保持新鲜的阅读的感觉。研究生时大概就是这样了。
在美国的时候,过去的这一年读的多的就是各种专业书和各种专业论文,并深刻地感叹幸亏自己努力认真学习过GRE阅读,否则这些专业书恐怕是没有办法读懂的吧。再感叹一下,凡是曾说GRE单词根本用不上的人,我想大多数都是后没有出成国的人吧,因为当你真的出了国,拿起自己的专业书随便翻一翻,就会发现书中充斥着各种GRE词汇。就算你不看 GRE书,你随便翻一翻高端杂志报纸,也都是由GRE词汇组成的。所以!所以!所以!背G词的筒子们,好好背吧!一定要用心背!因为这些词你一定会在未来的专业学习中用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