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常常说家校合作,共担孩子成长,但是如何实现对于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怎样家校合作助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创新能力提升,对于家长的教育理念、方法、能力都是重要考验。近期小编在整理后台留言时,发现有不少家长在咨询时,表示想要了解一下国开QCE是如何做到家校共育,让家长放心,学生开心的?为此今天我们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有幸请到了11年级的家长代表丁子轩Alice妈妈,就择校经历与入读体验与大家分享自己丰富的宝贵经验。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们,大家好!
我是国开QCE11年级丁子轩同学的家长。今天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分享沟通。前几天接到老师的邀请,我心里犹豫不太确定适不适合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习惯于坐在下面倾听,但是又希望孩子能够勇敢接受挑战,坦然面对顺其自然而来的每次机会。
我想起一句话: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做什么样的人。所以我应该接受这次机会。另一方面,孩子加入国开QCE后有了实实在在的进步,我也试着放下不少的焦虑。有些心得体会可以跟大家分享,也借此机会公开表达我对QCE老师们的感谢!
下面我会从两大方面来跟大家做下分享:
一、择校历程
二、国开QCE带给孩子的成长,我的成长和一点心得体会。
在学校的开放日中,Alice妈妈作为家长代表分享择校经历和就读体会。
择校历程
我孩子小学上的是私立学校,初中在公立学校上到初二上半学期。后来转学去英国留学半年,2020年3月份因为疫情回到国内。
回国之后,我和孩子朋友的妈妈开始给孩子们选择适合的国际学校。我们参观以及电话了解了几所国际学校,综合考虑最 后确定选择了国开QCE。孩子在高中年龄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除了**有扎实的学术成绩之外,还要确保有良好的综合能力,个人素养的培养,因为孩子最终要走向社会。国开QCE重视学术成绩的同时,也重视体育,艺术,品格,礼仪等方面的全人素质教育。
Alice参与“GLP全球学习项目”
在国开QCE的GLP全球学习项目中,同学们离科学思维更近一步,真正做到“领 先不止一步”。
我们当时在做选择的过程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决定的:
第 一,软件和硬件你更重视那一个?
硬件就是高大上的校园校舍,绝 佳的校园位置;软件就是师资力量和课程体系以及其考评方法,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外在的东西只能是锦上添花,不是必要的。国开QCE虽然没有高大上的校园校舍,但是在访校和跟各位老师的沟通中,发现国开QCE有质朴有爱,而富有责任心的老师,有原汁原味的澳洲课程体系,而且是过程性的评价体系,两年之中阶段性的评价分数计入高考有效分数,孩子在每个阶段都需要保持持续的努力。有澳洲学籍,孩子相当于在家门口上着国外的课程,课程设置是学术成绩和综合能力两手抓。
而且学费合理,换句话说就是学费性价比很高。两年半完成澳洲高中课程,而且学费本身还包含澳洲游学等等增值服务。
第二,假设孩子将来不去澳洲留学,学了这个课程可以申请其它国家大学吗,比如英国等?
中澳关系这两年一直处于不太稳定的局面,不断有一些分歧,我们当时在选择上也是担心万一局势所迫去澳大利亚不是最 佳选择,我还有别的退路吗?以澳洲课程体系是否可以考其他国家大学,比如英国,东南亚?答案是可以,往届毕业生也有申请英国,美国或其他国家的。
第三,你是希望学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还是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管理?
鉴于我对自己孩子的了解,这个年龄段还是需要学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比如良好的行为管理规范,**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期间手机统一上交老师管理。
单单这一点就能解决很多后顾之忧,相信家长朋友们都知道现在手机给我们提供便捷的同时也有很多的危害和隐患,手机控越来越多。如果有不遵守学校行为规章制度,提醒后仍不改正者给予劝退。可以看出学校不是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真正的以教育为己任。
鉴于以上几点考虑,国开QCE符合我们心中的标准,实践也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成长变化
我们是2020年9月份加入国开QCE,8月初开学之前学校有组织国开QCE破冰之旅夏令营,针对所有新生。因为特殊原因时间有冲突未能参加。来国开QCE之前自己对学业和交友融入集体的担忧。实际上这些担忧确实应验了,开始觉得物理有点难,有些地方不懂,我陪着她电脑百度了这些知识点,梳理了一下,感觉好多了。
现在网络发达,孩子只要有心想学,方法多多。在学校有先决条件,最 好的办法是及时请教老或者同学讨论。她就是这么做的,老师很耐心,还有一对一帮扶。现在回来基本不大说有难题了,该怎么做应该流程比较熟悉了。
学习上目前我是处于放手状态,因为也确实知识浅薄帮不上忙。就是得空深入沟通,希望孩子能明白: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而且是自己的事情。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主要要靠自己。做到以下几点,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1.上课专注2.自主思考3.诚实面对知识4.保持学习耐力。
交友社交方面:因为夏令营破冰之旅,大部分新同学都提前认识了,都比较熟悉了,有说有笑。但是她因为没有参加,跟大家不熟,有段时间心里不好受,一时不知道如何快速融入集体中。我听了也担心,心里就多了些挂碍,老想着该如何正确有效的引导孩子过了这道坎。
那段时间我就跟班主任老师密切沟通,把孩子的实际困惑告知老师,老师很有办法,耐心观察,默默指引。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帮助,同学的友爱,一点点在转变,很快交到了很多朋友,慢慢融入了集体。
孩子的成长也会助力家长的成长,是双赢的。我体会到,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主导力量来自于家长,如果我们家长内心安定,孩子就会趋向安定。孩子加入国开QCE后,我的内心就有了很大的转变,这里有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就是去年年底孩子获得了年级优秀奖,老师给写了段“颁奖词”,今天带了跟大家分享一下。分享的目的不在于炫耀孩子,而是希望大家通过这段颁奖词去体会我们的老师到底好在哪里。
全体师生大会中,Alice同学获得了年纪综合优秀奖
我当时看到这段颁奖词心里开心,觉得国开QCE老师们都很治愈系,在此向老师们表示感谢,特别感谢班主任焦老师。老师甚至比我更了解自己孩子,老师用质朴的眼光欣赏孩子们并陪伴他们成长)。我就在反思:我真的了解我的孩子吗?我真的能够正确看待她的优点和缺点并完全接纳她吗?老师的颁奖词让我意识到我需要怎样转变。
我们要接纳自己,欣赏自己,接纳我们的孩子,他/她们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人生来就不完美,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事,包容中不断求进步。我有个体会是有时我们总想去改变别人,但如果着力点仅仅立足于试着去改变别人,常常会事与愿违。那怎么办呢?想改变别人最 好的办法、最快的捷径是先改变自己,心变境变.......
孩子的性情很重要,有自己的主见,又能专注地倾听别人的想法,不轻易否定别人,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这样的人自己有幸福感,别人与之相处也会感到愉悦。
我们家离学校比较近,走读也挺方便,孩子又喜欢美食,回家可以吃到想吃的,但孩子还是选择住校。表面原因走读要早起,实际上我觉得是她喜欢这个环境,享受跟朋友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Alice与同学们一起制作大地画
周末回到家,吃吃美食,弹弹吉他唱唱歌,看看手机,做做作业,偶尔出去玩一下也很惬意。每周她回来,我们有时在餐桌上,有时饭后去公园散步路上会聊一聊身边发生的事,那些开心的事,暂时克服不了的事等等。
我们很享受这种沟通,好的事继续保持,对于那些暂时克服不了的事,不要急用力,什么时候想改变是自己的事情,时机到了改变就在一刹那。当我们内心真正接纳孩子后,似乎会放大孩子的优点,淡化缺点,时间久了缺点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Alice在学校的乐队社团课中演奏吉他
学校丰富的课程设计-各种社团,乐队,羽毛球,科学等等,锻炼了身体,提高了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学科演讲展示,学校活动分享和主持,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建设活动等等,锻炼了孩子的胆识,增强了孩子内在力量。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软实力的提升是一生的财富。
希望孩子们能专注于当下的生活,专注于当下的进步和经历,就是美好的未来。真正的成功发生在你将自己的潜能完全绽放的时候,希望孩子们努力绽放自己的生命,感受生命的美好。
心得体会
还有两点心得体会再跟大家分享下:
1.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
家是孩子们除了学校之外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家,家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孩子性情也会温和,没有偏激行为,内心有安全感。
2.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
真实,善良,健康,快乐;希望这八个字能贯穿孩子的一生,做好自己。
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易中天老师的一段教育视频,我觉得特别好。
我的口号是望子成人,不是龙,龙其实是没有的,龙是虚构出来的,虚构出来吓唬人的,它在古代叫皇上,正因为皇宫里有一条龙,全国各地遍布的是地头蛇,地头蛇就叫小龙,小皇上。所以要望子成人,成人有四个标准:第 一叫真实,第二叫善良,第三叫健康,第四叫快乐,八个字,真实、善良、健康、快乐。达到这四条就成人了,至于将来他从事什么职业,做什么行当,拿多少钱,全是次要的。
Alice参与毕业典礼晚会的合唱节目
第 一是真实:康德说,一个人所说的必须要真实,但没有义务,把所有的真实都说出来。如果觉得某个真话怕说了对你是不利的,可以不说,可以保持沉默,可以烂在肚子里,但是你绝不说假话!最 后你说出来的还都是真话。
第二是善良:善良不是天天上街学雷锋,善良就是一条底线,叫恻隐之心,就是不要无缘无故的伤害人家,如果是举手之劳,就可以成全人家的,就成全人家,帮助人家。
第三是健康: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是根本,身心健康更不能小觑,我们这个世纪人类面临的最 大健康问题不就是心理疾病。所以我们学校家长,我觉得特别是家长更多的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多跟孩子沟通谈心疏导。
第四是快乐:我们现在的孩子太不快乐了。有一句非常恶毒的话::“叫做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对它评论就是两个字:恶毒。起跑线,其实是一样的,出娘胎就是在起跑线上,终点线也是一样的,火葬场。没什么好比的,而童年、少年、青春。是永远回不来的。就算你为了所谓的不输在起跑线上,拼搏了一生。到了晚年回首,会觉得人生无悔吗?但已经悔不了了,回不去了。成功不成功,是否出人头地,是否光宗耀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