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武夷山举办的2012年世界杯武术散打大赛虽然已经结束,观众看到的是一场精彩的赛事,讨论着谁输谁赢,却不知场外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裁判为赛事的默默付出。
赛场外的艰辛
记者在赛场外见到了福建武术散打队的主教练刘献伟,这位中国轻量级散打王,曾有“轻骑剑”的绰号,这次被临时派来做志愿者为比赛服务。谈起散打,他的感触很多,“你看在赛场上这些选手打得很精彩,但是在下面的训练很辛苦也很单调。”
国际性的散打比赛就只在第一场赛前测体重,而国内的比赛测体重却是场场不落。这意味着什么?刘献伟说,在运动员确定了参加哪个级别以后,体重差太多的要增肥,超出要减肥,然而要保持合适的体重在赛前要特别注意。刘献伟回忆起他当年做运动员时控制体重的经历,一次他参加48公斤级别的比赛,赛前一个月就减肥,多的时候一个月减了20斤,每天每顿饭就只吃一根黄瓜,一个西红柿,一根香蕉。这些都还好,难的是赛前要保持体重不超标,连水都不能喝。没有水,不能吃饭,又要训练,晚上渴得根本睡不着觉,实在不行了,就抿一口水赶紧吐出来,或者拿冰水敷在皮肤上。体重秤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的三位数,哪怕一口水的重量都可能超标,从而失去参赛资格。
裁判的辛苦付出
清晨七点钟,所有的裁判员已经就餐完毕,由总裁判长整理队伍统一乘车出发前往赛场,到了赛场仍然要整理队伍排成一排整齐有序地走向裁判室。裁判长蔡仲林对参与的所有裁判进行培训,指出比赛中需要注意的部分,然后裁判各就各位,四个边裁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的电脑屏幕,以防错漏判。场裁站在选手之间,一边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一边则要把握好调度运动员的分和。主裁判要随时注意场上动态,为观众报告现场情况。一场比赛下来,每个裁判都想赶紧回去休息,这样的全神贯注,累得是心。
蔡仲林对记者说:“这是每次比赛我们必须要走的程序,也是要求裁判必须这样去做。不比赛的时候,裁判除非必要是不允许出去的,有事出去需要向请假说明原因。”据蔡仲林介绍,像这样的比赛,国内的裁判还好些,他们多是教练和学校老师,工作上好安排。但是国外的裁判就不同,他们的本职工作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警察,为了比赛请假千里迢迢赶来,辛苦更不必说。
来自福建警官学校的老师,这次参与裁判工作的薛辉说:“像这样的比赛,有的裁判一个月要参加两次,东奔西跑,从各个地方集合到比赛举办地,比赛一结束就马上回去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