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纹绣作为一种创伤性着色,是以损伤皮肤组织为前提的,色料必须到达皮肤真皮层才能得以留存于体内。医学理论和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创口只要深及真皮,就会损伤所在位置的神经、血管及淋巴管而导致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渗出,这些渗出物经创口凝聚在皮肤表面,便是“痂”的主体(在恢复过程中还吸收了的部分坏死细胞)。纹绣操作,只要皮损控制得当,可以做到只结一层薄薄的痂皮,这不是难事。但要完全意义上的不结痂,是不可能的,这是科学,不是耍嘴皮子。
2、变色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色相的慢慢改变,比如我们常见的咖啡色后变红;一种是色相的快速改变,比如我们常见的泛蓝,即操作时色彩正常,创口恢复后就变色。这主要是由色料的品质决定的,跟个人操作的关联不太大。
3、晕色是指色料进入人体皮肤后,色料颗粒由于人体的作用由密集区向周边扩散,造成原有色块变大变淡的现象。晕色其实自色料进入皮肤那一刻起就开始了,晕色的快慢及严重程度与色料承载者的个体肤质、操作时的皮损形式、色料颗粒大小(粒度)及色料注入量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在这里我就按色料扩散的快慢把它人为地分为瞬时晕色、短期晕色和长期晕色。人体皮肤不是无生命的橡皮,色料也不是一块固定的色板,不晕色,玩笑开得有点大。
4、掉色是指刚操作完成到创口恢复时的色料损失。排除个体体质原因,操作手法是掉色严重与否的主因。皮损小,创口恢复时只结一层薄痂,损失的色料量就小;皮损大,特别是把浅层皮肤凿烂了的那种情况,色料就会随坏死组织一起脱离人体,很多人不理解这点,认为只要注入皮肤里的色料量大,恢复后颜色就浓,其实不然。
5、褪色是指色彩比较缓慢的失去,它的发生过程比掉色要慢得多。掉色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而褪色基本上不可避免(除非色料颗粒够大,如纹身色)。大家知道,人体是有排异功能的,排异的方法也很多,这里我只讲与本话题有关的常识。人体内有一种细胞叫吞噬细胞,只要是能够吞得下的异物,它们都会群起而攻之,通过吞噬、运走,直至排出体外,对外来的色料也不例外。这个排异过程的快慢是因人而异的,也与所用色料的颗粒大小和质量有关。一句话,如果色料颗粒够大,是可以做到不褪色的,早期的纹眉就是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