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你怎么还在打游戏?”“上课为什么不认真听?”这些质问常常出现在父母和孩子的对话中。父母看着沉溺于游戏的孩子,恨铁不成钢,一时气血涌上心头,轻则对孩子叱骂几句,重则可能会爆发争吵。究其原因,其实都是因为孩子缺乏自控力。自控力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的自控力?
“棉花糖”实验——
自控力因“棉花糖实验”闻名于世,面对诱人的棉花糖,不同的孩子能克制的时间长短有着明显差别。在后续的追踪结果里,发现能够忍耐更长时间不吃棉花糖的小孩,他们日后在学业成绩、身体质量、人生成就等方面的表现也会更好。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孩子在小时候体现出来的自控力,能够影响他成年后的人生成就。
而在1999年,心理学家卡玛•亚玛等人,通过核磁成像技术、FIM扫描技术,发现人类自我控制的脑区就是人类的智慧脑区。古语云:“戒生定,定生慧。”道理也就在于此。
自控力与智慧能力相辅相成,自控力的提升,也影响着智慧能力的提升。
什么是自控力——
自控力是指个人在无监督的情况下,能够明确任务目标,控制个人情绪,不被诱惑事物分散注意力,专注完成当下的任务。
自控力强的儿童有很高的灵活性,可以做到随着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这样的孩子在学习时可以专心致志,在玩耍时也能让自己尽情放松。
这就是传说中的学霸特性,学习非常自律,还能劳逸结合。
自控力差的表现——
1.难以控制情绪
遇到不满意的事情就大吵大闹,比较急躁、冲动,很难冷静下来,容易出现攻击行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等问题。
2.无法抵制诱惑
碰到好吃的东西、好玩的事物都可能让他们失去自控力,很难将专注力转移到原定的任务中。
3.时间观念差
自控力弱的孩子没有建立起完整且正确的时间观念,他们不能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合理的规划,习惯性拖延;
规则感缺失,意志力薄弱,不愿意遵守规则,无法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
自控力可以训练——
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提出的自我消耗理论指出,每次使用自控力都消耗一定的心理资源,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一天结束时,更容易放弃目标的原因。自控力类似于肌肉,使用多了会疲劳,但通过训练可以增强。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1.建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
为孩子设定合理明确的规则和期望,让他们知道可以做的事项和不可以做的事项,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的规则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自控力的基础,培养规则意识。
2.教授情绪调节技巧
在孩子生气或急躁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深呼吸、或暂时转移注意力来疏解情绪,情绪消散后再告诉孩子,为什么这件事会让自己感到烦躁,面对此类情况,下次要怎么去解决。
3.提供练习机会
通过为孩子提供各种练习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控力。例如,设立时间观念,让孩子对时间有清晰规划,在社交环境中,鼓励孩子与同龄人合作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应对挫折的能力。
4.给予支持和鼓励
当孩子成功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情绪或思维时,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支持。这种支持和鼓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并愿意进一步发展自控力。
七田真如何培养孩子自控力——
七田真将培养自控力的方法也融入在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里。
树立规矩可以培养自控力,所以七田真要求孩子在课堂上遵守一系列的准则,如两只手归还物品、下课要向老师家长道谢等,让孩子养成懂礼貌、懂规矩的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孩子的自控力。
这种潜移默化也从课堂衔接到了生活中,让孩子在家里也更能遵守和家长的约定,有计划的完成生活给的小任务,不少家长反映,自控力的培养让孩子十分受益。
七田真多方共筑 训练孩子自控力——
1.校区布置考究
校区通常设计得较为温馨舒适,采用柔和的色彩和自然光线,营造一个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环境。教室内的布局简洁,减少干扰,保护专注力,帮助孩子专心于学习。
2.正面激励
老师会通过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努力的价值。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自控力时,老师会及时给予肯定,增强其自信心。
3.老师耐心引导
老师会教授孩子认识和表达情绪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深呼吸、放松等技巧来调节情绪,避免冲动行为。
对于自控力较弱的学生,老师耐心引导,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帮助他们理解,并勇敢克服困难。
4.专注力训练
通过速读、图像记忆等训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这些练习要求孩子在短时间内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逐渐延长专注的时间。
5.团队合作项目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孩子的协作精神和责任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同时也表达自己的看法,这对于自控力也是一种锻炼。
七田真 用爱做教育——
昆明七田真通过将这些细致入微的方法,融入到课堂和生活的点滴中,让孩子不断去接受关于自控力的挑战,时间由短变长,强度由小变大,一步一步提升孩子的自控力水平。
七田真教育体系不仅提升了孩子的自控力,还帮助孩子们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助力他们成长为有爱优秀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