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他们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而且强度也很大,被描述为疾风骤雨。那么,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发展有什么规律呢?家长又该如何正确地引导?
一、概念: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发展规律
孩子大概在十二三岁之后进入青春期。不同于童年期的具象性思维和人云亦云,青春期孩子的思维更加具有独立性、抽象性,而且仍有很大的片面性。
到了青春期以后,他们在接近成人的思维能力的基础上,青春期孩子的情绪也更加的丰富和独立。他们的情感会指向外界,而不是只是负责接收。他们的情绪会需要宣泄,也会冲动和发脾气,与小时候相比,他们也更有自己的意愿。
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进入青春期以后,孩子们的性格会更加逆反。但同时,他们仍旧很不成熟,他们的思维仍旧片面和不成熟。
二、问题: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有一个方法能够让家长能够与孩子进行沟通,缓解他的情绪。
家长回家吃饭的时候,散步的时候,或者一起看电视的时候,家长可以先说自己在单位里的烦恼。家长们说一些你自己的烦心事儿,你就会发现说着说着,孩子就来劝解你,再聊着聊着,孩子就会把自己的烦心事儿也会告诉你。你会发现你的孩子,他在关心你,他在引导你,他在和你交换一些意见,而且在这个交流当中,我们的情绪达到了一些平衡。
因为孩子也需要通过和别人的沟通,得到一种心理平衡。所以我们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用和孩子沟通烦恼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学会怎么样梳理自己的情绪。而这个学习和童年期的学习是不一样的,不是说教,不是给现成答案,而是应该相信他有自己调整的能力。
三、分析:为什么说教式的沟通对青春期孩子是无效的
青春期的孩子,他的思维能力是片面的,他的情绪是不成熟的。进入青春期以后,孩子们的性格会更加逆反。他会跟家长对着干,家长越在乎学习成绩,孩子就偏偏在学习方面不努力。家长越是唠叨说教,孩子越是不听。
但是当家长首先转变沟通方式,我们会发现,孩子他自己也在调整,而且孩子的调整比成人还快。所以家长应该理解孩子,接受孩子,并且先从改变自己做起。
四、答疑:家长强势地要求孩子,有用吗?
有的家长,他本身在单位身居高位,所以回家对孩子对孩子说话,也不自觉地带上了那种高高在上的派头。然而,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这种沟通方式只会起到反作用。甚至孩子因为反感家长这种颐指气使的口吻,连带反感起某些学科,造成成绩的下滑,这也是家长们不希望看到的。
要让孩子在家长身上获得认同感,在日常的交流沟通中家长必须注意,将自己“弱”的一面,“无力”的一面表现出来,会获得孩子更多的认同和共鸣。
五、方法:如何改善青春期孩子的情绪波动
人的情绪和运动有很大的关系。
到了中学以后,孩子的学习任务加重了,他们的户外运动时间就减少了。有的孩子在小学经常打篮球、踢足球、游泳、郊游,到了中学可能就没有了。我们要特别有意识地保持青春期孩子在童年期的良好习惯,要让孩子增加他的锻炼时间,保持他的户外运动习惯,而且要多带孩子去参加户外活动。如果孩子不愿意和家长一起参加户外运动,家长也应该鼓励孩子和其他同学一起参加健康的户外运动或走出去体验。适宜的户外运动会和体验有助于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并获得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户外运动也会让孩子的情绪变得阳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