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乒乓球体育单招的全日制体育生(通过体育单招考试进入高校的乒乓球专项学生)的学习内容以乒乓球专项技能为核心,结合运动科学理论、文化课程和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精湛、战术意识强、综合素质全面的乒乓球专业人才。
【培训内容】
基础技术训练
基本击球技术:正手攻球、反手推挡、搓球、拉弧圈球(前冲、高吊)、削球、挑打、台内短球处理等。
发球与接发球:侧旋、下旋、逆旋转发球技术,以及接发球抢攻、摆短、劈长等策略。
步法训练:并步、交叉步、小碎步、侧身步等移动技巧。
战术训练
单打战术:发球抢攻、相持阶段攻防转换、落点控制(压反手调正手)、节奏变化。
双打战术:跑位配合(轮转换位、交叉掩护)、接发球分工、攻防衔接。
比赛模拟:针对不同打法(快攻型、弧圈型、削球型)的针对性战术演练。
体能训练
专项体能:反应速度(多球训练)、灵敏性(折返跑、变向移动)、核心力量(稳定性训练)、耐力(多回合连续攻防)。
手腕与手臂力量训练:强化击球爆发力(如挥拍负重练习)。
实战对抗与心理训练
校内积分赛、校际对抗赛、模拟关键分(10:10)压力场景。
心理抗压能力培养:落后局面调整、关键分战术执行。
乒乓球专项理论
乒乓球运动发展史、器材演变(胶皮类型、底板性能分析)。
国际乒联(ITTF)新的规则解读(如发球规则、积分制改革)。
运动人体科学
解剖学(肩肘腕关节保护)、生理学(乳酸代谢与疲劳恢复)、运动生物力学(击球动作优化)。
常见运动损伤预防:肩袖损伤、手腕腱鞘炎、膝关节劳损的康复方法。
训练方法与数据分析
多球训练计划设计、技术动作视频分析(对比职业选手动作)。
运用高速摄像机或传感器分析击球旋转、速度、落点数据。
运动心理学
比赛专注力训练、情绪管理(如“Choking”现象应对)、团队凝聚力培养(双打搭档沟通)。
文化课程
根据国家要求,全日制体育生需完成基础文化课学习,通常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部分院校降低难度,但需通过毕业考试)。思想政治、计算机基础、体育管理学等通识课程。
【教练简介】
汤浩羽-乒乓球教练
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一级运动员。
获得过湖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女子甲组第四名、2021年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国家“双万”建设点乒乓球比赛第1名等荣誉,并荣获优秀教练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擅长乒乓球项目的专项训练。
【学校乒乓球社团简介】
乒乓球被称为中国的“国球”,它是一项全身运动,能够全面锻炼人体的各个系统,从而促进少儿的身体发育。在预防近视方面,效果显著,当孩子打乒乓球时,他们的双眼需要紧紧盯着球,这促使眼球内部不断运转,增强了血液循环,眼外肌的活动也促进了眼球组织的血液循环,提高了眼睛的视敏度。
同时,这项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乒乓球运动轻快灵敏,很轻易使孩子的心跳达到110~130次/分钟,使孩子在单位时间内吸入更多的氧,大脑也能释放出更多的“快乐因子”。研究表明,此项运动因要求参与者全身关注,集中精神,有助于提升专注力。
【职业发展方向】
乒乓球体育单招毕业生可从事:
竞技领域:职业运动员(省队、国家队、俱乐部签约)、国际赛事参赛。
教育领域:中小学体育教师、高校乒乓球教练、体校专职教练。
行业拓展:乒乓球赛事运营、器材品牌推广、体育解说与媒体。
基层服务:社区乒乓球推广、全民健身指导员、青少年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