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况】
在教育部白名单赛事中,无人机竞赛以其独特的科技魅力和教育价值,已经成为科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推动了低空经济的发展,更是培养青少年科技素养的重要途径。令人振奋的是,无人机竞赛正式被列入2025年全运会项目,这标志着无人机运动的正式认可和推广。这些比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操控能力、空间判断能力等,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这些比赛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可以申请成为科技特长生,享受特殊招生政策,进入理想的学校。无人机竞赛成绩不仅是对学生能力的肯定,也是他们未来职业发展和升学的重要条件。
【课程优势】
一次报名,终身带赛:即日起,只要报名一次我们的常规训练课程,即使后续不再报名训练,也可终身享受专业教练带队参赛服务;新学员参与体验课即赠送电动航模飞机1架
【无人机系列课程介绍】
常规课程主要训练孩子操作无人机的基本功,课程内容设计紧扣白名单赛事和等级考试,通过系统化的课程学习和实践操作,帮助学员掌握无人机操作技巧与飞行原理,并激发学员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专业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能将复杂的无人机原理、空气动力学等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员,是孩子们探索无人机领域的坚实引路人。
无人机足球,简称空中足球。无人机足球是将无人机的先进技术融入传统的足球竞技中,是2025年全运会竞赛项目。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项科技与体育相结合的新兴国际运动项目,具备低门槛、娱乐性强、普及化广的特点。
两队(3V3或5V5)选手操作无人机足球进行攻防较量,通过手柄遥控方式操控装有球形外筐的无人机进入对方球门得分。无人机足球不仅考验操控技巧,还融合了科创教育、竞技体育、团队协作及战略战术。
FPV穿越机(First Person View)是一种专为高速飞行和空中竞速设计的小型无人机,具有高速度、高机动性和第一人称视角(FPV)操作的特点。FPV穿越机通常由电机、电调、分电板、飞控、接收机、摄像头、图传和遥控器等部件组成,缺乏完整的飞行控制系统与GPS定位系统,因此稳定性较差,操作难度较大,适合具有一定无人机飞行基础的孩子。
编程无人机是指通过编写和执行软件代码来控制无人机执行特定任务的系统。它们通常具备可编程飞控系统、支持多种编程语言、能够执行复杂任务,并具有自主飞行能力。编程无人机的核心特性是可编程飞控系统,这使得开发者能够根据应用需求定制无人机的飞行路径、行为和响应机制。
无人机模拟飞行是一种通过软件模拟无人机操作和飞行的训练方法。它为飞行员提供了一个安全、便捷的环境,使其能够在不实际飞行的情况下熟悉无人机的操控流程和各种功能操作。无人机模拟器在飞行员培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帮助飞行员掌握飞行技巧和安全操作规范,减少在实际飞行中的错误操作可能性。
为了推动青少年航空科技创新教育的发展,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建立了“小小飞行员”无人机技术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和航空技术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发起了配套的技术能力水平评级项目。
无人机技术能力课程和评级:
面向人群:5-12周岁课程简介:无人机理论知识和基础飞行
证书评级:预备级、1级、2级、3级、4级、5级、6级
课程目标:通过无人机学习,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孩子对航空科普的学习兴趣,动手动脑相结合的过程是训练专注力的方式,建立自信心的同时丰富学识,全面提升孩子各方面的智力水平,拓展孩子的综合素质能力。
证书样本
航空技术能力课程和评级:
面向人群:13-18周岁证书评级:初级、中级、高级
课程简介:无人机理论知识、实操和赛道挑战
课程目标: 通过系统无人机学习,提升动手操作培养协调能力、协作能力、创造能力。全面提升自信心、勇气和应变能力,实现超越自我的价值观和成就感。 为青少年未来的升学与职业发展创造优质条件与通道。
证书样本
【无人机赛事介绍】
1、世界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与信息素养大赛(WRC)
FTF(Fly to Future)青少年无人机大赛自2018年第一次举办以来,它便与世界机器人大赛紧密相连,已成功举办四届。该赛事吸引了来自18个省、50余个城市,共计3700多支战队参与,全年各阶段比赛累计有7500多人次参与。
2、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EDE)
EDE是由中国航空学会主办的一项盛事。自2017年第一次举办以来,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八届。随着每一届的举行,大赛的规模和质量都不断提升,成为了白名单中首屈一指的无人机赛事。该大赛的宗旨在于增强青少年的动手和动脑能力,点燃他们对探索航空未来的热情与创造力,同时激发他们对人工智能学习的浓厚兴趣。
3、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
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中的无人机综合应用接力挑战赛,是一个涵盖无人机编程飞行、AI图像识别、创新应用和操控技术等综合应用的竞赛项目。这是一项考验选手无人机操控、编程技术应用和团队协作的综合性比赛,要求选手全力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无人机的自主飞行、空中识别和遥控飞行击打目标等任务。
4、全国青少年模拟飞行锦标赛
全国青少年模拟飞行锦标赛旨在通过模拟飞行的方式,提高青少年的航空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航空兴趣。比赛项目包括穿越气柱竞速、发动机失效返航、模拟遥控固定翼模型飞机障碍飞行赛等十余个小项。该锦标赛对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协调发展、促进国防教育、培养飞行员及航空运动产业从业人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5、“飞向北京 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
“飞向北京 飞向未来”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是一场面向全国青少年的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旨在促进青少年对航空航天模型的兴趣和爱好。该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主办,旨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推进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竞赛活动包括多个项目,涵盖了从橡筋动力飞机、电动模型滑翔机、火箭助推滑翔机到线操纵空战等多个类别。既有竞时竞距等传统项目,也有创新设计等现代项目。项目不仅考察参赛者的技术和策略,还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和想象力,设计并制作自己的航空航天模型,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兴趣。
6、“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
“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和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该大赛旨在通过组织青少年参与卫星导航、天空地协同遥感、天地一体网络通信、光电科技、智能科技等空天领域的科技探索、体验和创新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7、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
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是由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主办的航天主题比赛,旨在弘扬航天精神、传播航天文化、普及航天知识,为青少年搭建一个探索宇宙、追梦航天的平台。该比赛通过设计紧扣青少年兴趣点的赛项,让青少年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了解航天、热爱航天、投身航天,培养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为建设航天强国积蓄后备力量。
8、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简称NOC大赛)是一项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竞赛活动,旨在通过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培养广大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该大赛自2002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启动以来,每年举办一届,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多届。
9、中国“芯”助力中国梦全国青少年通信科技创新大赛
中国芯助力梦,全国青少年通信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重要的科技竞赛活动,旨在激发青少年对通信科技领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
【无人机在升学中起到的作用】
对于有志于蓝天的孩子,全国多所优秀高中设有飞行班、航空班,一般采取提前加试,零志愿录取,录取时可以比裸分分数线低几十到一百多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高中阶段就接触到军事航空领域的知识和训练,为未来报考军事院校或从事相关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航模无人机特长也可以作为学生的优势,在军事院校的招生中脱颖而出。
参加航模、无人机比赛,只要获得一定的奖项,可以走国家运动员直接加分录取。
申请无人机运动员,在国内全国大赛中进入前32强或16强等,省级赛事获优异成绩,国际赛事在世界、亚洲锦标赛等取得较好成绩或在地区性赛事表现出色均可加分,为申请提供有力支持。
航模无人机科技特长生有多种途径可以助力升学。许多学校将航模列入科技特长生招生项目之一。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类航模无人机比赛,获得一定的奖项,从而增加被重点高中录取的机会。像初中学生在国家、省、市航模、无人机比赛中,获得过国家等级个人三等奖、省级个人二等奖、市级个人一等奖的学生,报考四星级高中科技类特长生,可享受相应待遇。
航模特长已列入重点航空院校自主招生条件之一,可获得20至60分高考降分政策优惠。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卓越学府近年开始航模无人机特长生的特招。在这些院校的自主招生条件中,航模特长赫然其列。学生如果在高中阶段获得过全国比赛前六名或世界等级比赛前八名者,或者具有航空模型制作或飞行操控方面的特长,将有机会通过自主招生进入重点航空院校。
【等级称号赛事名录】
2025年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赛事名录(全国比赛)介绍:
航空航天模型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介绍: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世界锦标赛(成年组)、世界航空运动会、世界运动会单人前3名双人第1名。
二、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一)世界锦标赛(成年组)、世界航空运动会、世界运动会单人第4-6 名,双人第 2-3名;
(二)世界锦标赛(青年组)、亚洲锦标赛(成年组)单人前3名:双人第1名;
(三)全国锦标赛单人、双人第1名
三、一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
(一)全国锦标赛单人第 2-6 名,双人第 2-3 名:
(二)全国青少年锦标赛(U18组)单人、双人第1名
四、二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全国青少年锦标赛(U18 组)单人第 2-6 名,双人第 2-3 名。
五、三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授予三级运动员称号:
省级体育行政部门主办的锦标赛单人第1名。
注:
1.可授予等级称号的小项(以下小项外的其他小项不得授予等级称号):
(1)单人
牵引模型滑翔机(F1A)、橡筋模型飞机(F1B)、活塞发动机模型飞机(F1C)、室内橡筋模型飞机(FID)、线操纵特技模型飞机(F2B)、线操纵空战模型飞机(F2D)、无线电遥控特技模型飞机(F3A)、无线电遥控模型多科目滑翔机(F3B)、无线电遥控特技模型直升机(F3C)、无线电遥控手抛滑翔机(F3K)、无线电遥控花式飞行模型直升机(F3N)、室内无线电遥控特技模型飞机(F3P)、无线电遥控电动多科目模型滑翔机(F5B)、无人机竞速(F9U)、高度火箭(S1)、载荷火箭(S2)、伞降火箭(S3)、火箭推进滑翔机(S4)、仿真高度火箭(S5)、带降火箭(S6)、仿真火箭(S7)、遥控火箭推进滑翔机(S8)、自旋转翼火箭(S9)
(2)双人
线操纵编组竞速模型飞机(F2C)、无线电遥控空战(F3Z)
2.上述比赛单人各小项须至少有12人、双人各小项须至少有6对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3.上述比赛未单独明确可授予等级称号具体组别的,仅一个最高等级水平组别可授予等级称号
4.省级比赛须至少有1名国家等级裁判员任裁判长,方可授予等级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