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方法能快速高效地提升学生的词汇量呢?英语词汇量是阅读的基础。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学生无法开展阅读,无从获得流畅的阅读体验,更无从体验阅读的乐趣。因此,词汇量成了很多学生英语学习的制约因素。很多读者,包括很多英语“教练”,经常强调通过分析词根和词缀等构词法去记忆词汇。向读者展示纷繁复杂的源自拉丁语的词根词缀,并在此基础上肆意挥洒地构词,纵横捭阖地阐释。这看上去的确很酷。但我回忆起自己当年学习英语时,似乎没有使用这些方法。对于词根词缀的领悟,实际上也是在词汇量积累到相当水平(至少10000)左右才会开始比较系统地关注。我也咨询了我太太的意见(她也是一个英语高手,托福119分,SAT阅读满分),她说她当年背单词也没有刻意使用词根词缀法。然后我进一步去咨询我教过的那些英语优秀的学生,结果没有一个学生在大规模扩大词汇量时系统地使用过词根词缀和构词法,但所有人都提到“死记硬背”这个办法。这和我自己的经验吻合。回忆自己大三的寒假中在清华北门外透风的民房里每天背记近一千新词的场景,我发现自己靠的也是死记硬背。
这很有意思。一个被现代教育学几乎打入死牢的传统学习方法,居然是好的方法?
没错,死记硬背就是背单词好的方法。原因很简单,和科学定理基于理解记忆不同,英语是一门语言,对于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者而言,对于字词必需要熟练到足以对他们产生条件反射般的相应才能进行流畅阅读。例如,我们可以从构词法来分析recognize这个词:RE表示再次,COGN表示认知,IZE是表示使动的后缀,根据构词法我们大致可以猜测这个词应该是一个表示和重复认知有关的动词,解释成“认出”当然合理。但我们在阅读时不可能通过如此冗长的一个过程来获知这个词汇的意思,而是必须在看到这个词汇时大脑里瞬间反应出“认出”这个意思才能快速流畅阅读。这种瞬间反应,就是“重复”的效果。死记硬背,说到底就是抓住了语言学习时的记忆本质——重复。只有足够次数和频率的重复才能彻底记牢一个词汇。
尽管人类目前对于记忆的具体机理还不甚了解,但初步的神经生物学研究已经充分证明了重复对于学习和记忆的重要性。
2010年10月15发表于《神经科学期刊》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的一篇语言学论文里,Yury Shtyrov博士和他的团队也共同诠释了“死记硬背”的神奇功效。他们为16名身体状况良好的测试者每人选一个外语单词,于14分钟内连续播放160次。之后的脑电波测试表明,经过这种反复“洗脑”之后,他们的大脑的确形成了全新的神经回路。这些回路专门负责在听觉系统接收到相应信号时,让大脑识别出单词的语义。
目标单词每重复播放20遍,科学家就对测试者进行一次脑电波检测。测试内容是让测试者听一组各不相同的外语单词。其中包括目标单词,还有一些读音和目标单词相近的其他词。开始时,测试者听到发音相近的那些词时会出现新型脑电波脉冲,显示这个单词在测试者的大脑中还是一个孤立的概念。但是当目标单词重复次数到达160次(也就是第八次脑电波测试)之后,测试者的波形和他们听到熟悉的单词时的波形就别无二致了。这说明,在经过了足够多次(在本实验中160次)的重复收听之后,人们的大脑在很短的时间里可能形成了新的回路(circuit),并且通过该回路能调用以往的知识。这不正是我们在记忆英语单词的时候的过程吗:在足够多次的重复后,我们把一个新的英语单词和我们的既往概念发生了关联。
这个结果再次印证了5年前的“语言理解力的可塑性”研讨会上所谈到的现象。成年的外语学习者们此后不再需要担心自己的无能了,只要愿意反复收听,那么记住一个词就根本不成问题。此外,Yury Shtyrov博士还指出,如果在反复收听的基础上再加上反复的发音尝试,那么终形成的新型神经回路将变得更庞大、更复杂。
问题来了,在实际学习中,我们如何做到高效的死记硬背呢?这里我和各位读者分享一个我自己在读书时反复使用并被证明非常有效的方法。
首先,我认为要做到死记硬背,必需要有足够的量。足够量的死记硬背,能让人进入状态,充分挖掘记忆潜能。如果脱产学英语,每天至少数百词汇。每天二三十的记忆量,谈不上死记硬背,无法快速增加词汇量。
其次,正如实验中被测试者在重复160次后大脑中形成新的回路,在死记硬背时每天要有足够的重复次数。
后,如同在实验中被测试者被反复播放同一个单词的发音,在死记硬背时要**每次记忆的内容高度一致并且足够简单。
所以,我当时设计了一个背记方法,不但自己获益匪浅,后来传授给了多名学生都反映良好。
第一步,首先把要记的单词做成一个PPT演示文件。每个页面一个词汇。单词的中文释义尽量简洁。制作必要的动画使得中文意思需要在敲击键盘一次后才出现。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自我考查中考查自己是否已经熟练掌握某单词的意思。
第二步,将做好的文件妥善保存。例如保存在云端或移动硬盘上备用。进行备份的原因是在强记过程中,源文件会被不断修改,所以保存源文件非常重要。
第三步,放映演示文件,对单词进行强记。这个步骤需要重复数次,才进行第四步。
第四步,放映演示文件,进入自我考查程序,并删除记熟的单词。对于记熟的定义,我认为应该对自己苛刻一点:看到单词必需要在1秒内反映出中文意思。删除记熟的单词,是为了避免熟悉的词汇干扰记忆的专注度,让思想聚焦在需要记忆的新词上。
上述三四两步反复重复,直至所有单词被熟练记住。
第五步,拿出源文件,从头至尾反复巩固。在这个阶段,因为所有的单词已经记熟,所以可以在放映状态下高速浏览。可以按照每秒一词甚至更快的速度浏览复习。按此速度,每小时可以复习浏览3600个词汇!
使用这种办法,我曾经如排山倒海般地在一个寒假里背了近两万个单词,单个PPT文件长达数千页,这样的文件在内存还是16M的奔腾机的时代,对电脑是个折磨,但令人惊奇的是,人脑却不辱使命地扛了过来。正是在这种疯狂的死记硬背中,我的词汇量迅速提高,并且迅速获得了阅读自由。在随后的阅读中,这些强记的词汇逐渐被赋予使用情境,词汇与词汇间的细微差别逐渐浮现,大量的词根词缀逐渐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