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设逻辑在各题型中的运用
(一)归纳概括
归纳概括中针对答题对象展开要点的找寻工作,在审题后,针对对象梳理逻辑。如,对象是争议,则可以先找寻争议的焦点,之后再找正方反方观点和理由,进行分别阐述。审题时形成这种思路后,会帮助考生在阅读时,快速锁定正方反方及焦点内容,之后在加工及书写的过程中,答题就如填空一样,逐个对应填入即可。
(二)提出对策
提出对策在审题时,预设逻辑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常的逻辑,即总分结构;另一种,则是递进逻辑,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梳理。比如12年考试中考查“整治食品安全的建议”,在答题时,预设逻辑体现为“吃透精神、调查研究、制定计划、宣传动员、多措并举、总结汇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填充要点,才能高效作答。
(三)贯彻执行
这个题型的预设逻辑需要根据不同的文种,确定基本答题逻辑,因此在此之前需要对不同文种的撰写方式有足够的把握,在此不作赘述。
(四)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在审题时的预设逻辑很重要。以解释型综合分析为例,题干中出现一句话,让考生谈谈看法。如果读完题,毫无逻辑,只是去材料给定的范围找寻答案,由于一个个要点零散在材料中,考生组合成答案就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因此在审题时,结合关键词分析法,对题干中的这句话进行基本判断和定性,进行预设逻辑,不仅能够提高做题效率,而且也不会给考生在答题时造成太多压力。
以12年黑龙江考试中,“动物的平等伦理权利”存在“伦理悖论”为例。考生在读完题以后,也明白应该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但因为具有驳论性质,所以又和以往的答题有区别。因此,在审题时,对于驳论性题型,如果之前有预设逻辑,在审题时要充分审清题干,就会事半功倍。想要反驳一个事物,应该首先还原事物的真相(是什么),之后找出弱点集中攻破(为什么),后树立正确的观点(怎么办)。考生在审题的过程中如果有这样的预设逻辑,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冷静应对各种题型。
(五)申发论述
近几年各省考试多热衷于在申发论述题的题干中放一句话。如13年黑龙江,“他们不仅要安身立命,他们也要有尊严甚至还要抬头仰望星空”。在写作文之前需要对这句话有一个深度的认识,因为题干中还有一句话“这句话引发了你什么思考”?根据就近原则,“这句话”就是指我们前面这句话。在这句话的理解基础上,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这实际上就给了考生线索,首先应该把这句话弄明白,之后再写作文也不迟。
那么这句话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审清这个作文题干,考生需要弄明白三个问题,才能真正找到作文立意。第一,“他们”是谁?考生应带着问题回到材料中找寻,确定主体。第二,根据句式可以看出,“安身立命”“有尊严”“抬头仰望星空”是呈递进关系,所以在作文结构中已经可以基本确定采取递进式逻辑会更加合适。 第三, “抬头仰望星空”是什么意思?
如果考生将这三个问题在审题时都能弄清楚, 那么在写作时就会举重若轻。 了解作文的深层表达是“他们”“抬头仰望星空”,但需要有“安身立命” 和“有尊严”的过渡。那么在结合材料确定主体以后, 就可以按照递进的思维进行论述,后帮助“他们”“仰望星空”。
二、预设逻辑使用注意事项
1、预设逻辑主要运用在审题过程中,帮助考生树立答题骨架。
2、预设逻辑形成后,不是一成不变,应根据材料进行适当的增减,要从始至终坚持“材料为王”的原则。
3、预设逻辑与结构的区别在于,结构是在材料阅读完成后进行选择,而预设逻辑是在审题时进行大胆假设而形成的答题思路,在预设时应尽量详尽,之后根据材料进行增减,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更加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