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老师认为,多带孩子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孩子认一些字是可以的,学习一些简单的加减法也是可以的。但是避免跟小学课堂的内容过于相似,比如提前学习小学课本上的知识,提前学习拼音,在源源老师看来,并不是太明智的做法,因为小学老师到时候都会带着孩子们学习这些知识,咱们家长提前带着孩子学了,那么孩子上课干什么呢?
虽然教育部明令禁止幼儿园“小学化”,但还是有一些私立幼儿园和地方上的公立幼儿园“顶风作案”,提前教孩子学习小学知识,还每天给孩子们留作业,更有甚者,有些幼儿园的老师还会在家长群里点评批评不教作业的孩子。
一些大城市的公立幼儿园比较规范,严格执行教育部的规定。可是家长们却按捺不住,他们要么提前退园,去上校外的学前班,要么自己提前教孩子学拼音,学三位数以上的算术题。很多家长把幼小衔接单纯地理解成了知识上的衔接,为了不至于让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并为此不惜花大价钱上各种学前班。
然而事实上,孩子们在学前班学的知识,等到他们上了小学之后,小学的老师还会带着他们学一遍。对于一些缺乏自制力的孩子来说,提前学习小学知识会让他们在进入小学以后,不愿意专心听讲,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知识自己都学过,为什么还要老老实实坐在那里学呢?有些孩子甚至表现得非常极端,上课都没法老老实实地坐在座位上听讲,满教室乱跑,让老师非常头疼。
可见,这一类孩子接受的所谓的“幼小衔接”是无效的,这种“衔接”还不如不衔接。那么,幼小衔接到底该衔接什么呢?源源老师认为,真正的幼小衔接,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遵守规则的意识
和幼儿园相比,小学需要遵守的规则更多,一个没有规则意识的孩子,进入小学以后,会很难适应小学生活。所以我们经常会在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上发现有上课坐不住的孩子,抛开病理的原因(比如感统失调),很多出现这种情况的孩子是因为学前阶段没有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没有给孩子明确规则,过于迁就纵容孩子,导致孩子行为随性,为所欲为。而一个行为随性,为所欲为的孩子,即使会算三位数以上的加减法,会认很多字,也还是会成为让老师头疼的学生,家长也可能因此被频频约见谈话。
二、与人交往的能力
小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在与同龄的小伙伴交往时形成的。一个常常和同龄的小伙伴玩耍嬉戏的孩子,自然而然就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相处。而由于自身性格的原因,有一些家长不怎么带孩子外出玩耍,孩子上小学之前除了上幼儿园和上课外班就是回家自己玩。这样在孤独中长大的孩子,进入小学以后会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容易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要么一言不合就动手,要么性格孤僻不合群。无法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对孩子来说,比学业暂时落后更让他们难受。
三、提升专注力以及让孩子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
提高孩子注意力集中程度,加强自我控制的能力,让孩子学会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让孩子掌握如何获得知识的能力,让孩子能够形成受益终身的综合学习能力。
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增强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分析和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