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如果有一天,你有机会去成都,那一定不能错过的,除了火锅和大碗茶,还有采耳。从前,在成都坐茶馆,一大乐事便是掏耳朵。在明代就有人曾这样描述“采耳”:“茶肆一隅,两人一坐一站。如点穴般凝伫。好事者相询:‘何事’?答曰:‘采耳也’。”
在成都的公园茶馆,经常有手持音叉棉花棒的采耳师傅游走其中,一边抖动音叉发出令人酥麻的声响,一边招徕生意,是成都街头的独特景观。
其实原本,是没有采耳师傅这个行当的,那时候采耳是剃头匠的揽客绝活——剃完头之后顺手给您掏掏耳朵,舒服了您下次再来,不图赚钱,图赚个回头客。
到了近些年,“采耳”才成了一个专门的行当,有了专门以“采耳”为职业的采耳人。在成都著 名的景区宽窄巷子,就有一个由三十多个彭勇这样的专业采耳人组成的行业协会,在这里等着来自全国、甚至于全世界的游客。
他们做的事情不再是某个行当的“饶头”,他们只专门做好一件事儿——掏耳朵。
一件事情之所以能被做成一个行当,肯定不是因为舒服——挠痒痒也舒服,可不见有专业给人挠痒痒的——而是因为有技术门槛儿,有难度。
要当一个合格的采耳人,手上没活儿可不行,人就那么一双耳朵,掏坏了可怎么是好。
一个采耳师傅要出师,必须经过三关:
第 一关是蜡烛掏芯:点一根蜡烛,在烛火燃着的时候用镊子把烛芯挑松,这个过程火不能灭,镊子发烫手也不能缩;
第二关是鸡蛋剥皮:把一个熟鸡蛋的硬壳剥掉,但是蛋壳和蛋白之间那一层软皮不能碰破;
第三关是香烟夹丝:一点一点把一根香烟里的烟丝夹干净,外面的纸不能破。
什么时候,稳稳地过了蜡烛、鸡蛋、香烟这三关,一个采耳师傅才算出师了。
无事此静坐
成都有千锤百炼的采耳师傅,这在别的地方是很少见的,是成都人对自己的眷顾。可掏耳朵这件事儿,却是很多地方的人都有的享受。
记得小时候,周末或者没什么作业的晚上,喜欢让妈妈或者姐姐拔一根长头发,从中间对折再绞起来,轻轻地放在耳朵里转——我们那里管这个叫搅耳朵。头发刚放进去的时候,有些痒又有些麻,让人想躲,等过了刚开始那一两下,后面就舒服起来了,是一种真正搔到了痒处的舒服。
搅耳朵的头发也有讲究,一定要长,最 好有齐腰那么长,发质要强韧有弹性,一拧就断毛绒绒的头发是不配被用来搅耳朵的。
有时候搅着搅着,就睡着了,这样睡着的觉,好像特别舒服一点。能这样睡着的夜晚,在那时候看来是莫大的享受,能经常享受妈妈或者姐姐这样的待遇的,通常都是家里的乖宝宝。
除了搅耳朵,还有掏耳朵——没有采耳那么讲究,就是普通的掏。最喜欢掏耳朵的是我的外公,“操刀”我外公的耳朵的,一般是家里的女孩子们,男孩子下手重,不舒服。
给外公掏耳朵,一般都是在大家都闲在家里的日子,大多是下午,还是冬天,快过年的时候。这样的时候我们喜欢坐在院子里的梧桐树底下嗑瓜子,旁边的冬青树上还搭着湿毛巾。外公会搬个高板凳坐在院子里,我们坐着矮凳子掏。一边掏他一边听姨妈舅妈们聊闲天,很少说话——这样的时候他总是很少说话。
掏完了他就站起来忙其他的事情了,外公一年到头好像总是有很多事情要忙,小到该研磨写春联了,大到一个村子的婚丧嫁娶,都要他操心打理。事情不急的时候,他会喊外婆过来,让我们先给外婆掏一掏,他在旁边等着。
“给你外婆先掏”也许就是这个结婚快六十年的老人,表达爱的方式吧。
浮生半日闲
搅耳朵的晚上,或者掏耳朵的下午时间好像总是过得很慢。现在回想起来,那样的时候总是有一种时间或者空间上的奇妙的距离感,好像是昨天,好像是去年,又好像是很多年前。这样的事情好像什么时候发生的都是合适的,又和任何时候的现实日子都有点剥离。
就像是寻常日子的点缀,好像挂在哪里都可以,又没有对于哪里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少时读书,看到“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偷得浮生半日闲”之类的句子,总是不能理解,现在想来,大概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吧。
没有目的,没有人催促,只是静静地坐着,掏一掏耳朵,或者嗑一把瓜子,甚至于泡一壶茶,说几句没头没脑的闲话,等着日影渐渐西斜,天光暗了就去睡。
也许这样的时候只有那么短短的半天,太阳出来了,又要回到凡俗的忙碌中来。第二天再回想起头一天的闲适安逸,简直有一种恍如隔世的不真实感。可这样的不真实感,多多少少能给我们忙碌的日子增添一些触手可及的希冀吧。
我们大部分人的日子都在五分忙碌、五分平静之间过去,可这忙碌和平静之间总要留一些这样的“闲”,才能让所有的忙碌,都有了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