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点介绍】
面点是中国烹饪的主要组成部分,素以历史悠久、制作精致、品类丰富、风味多样著称于世。春秋战国时,谷物品已有麦、稻、菽、黍、稷、粟、大麻子等,并已有五谷、九谷、百谷之称。其中麦有大麦、小麦之分,黍、稷、稻也有许多品。谷物加工技术已从杵臼、石磨盆、棒、碓等发展到石磨。随着油料、调味的生产和青铜炊具的使用,当时出现了油炸、蒸制的面点。类似炒盘的青铜炊具则可用以烤烙面点。
我国是社会主义,反应了的经济发展和物质文明的状况,面点也是一样。当今社会是一个创新的社会,什么都需要创新,不创新就会落后,就会灭亡。中国面点有辉煌的历史,我们不能靠历史活下去,我们不能躺在前辈的身上,我们不能原地
踏步。相反,我们应该大胆创新,发展中国面点。人类对食品的要求,首先是吃饱,其次是吃好。当这两个要求都得以满足之后,就希望所摄入的食品对自身健康有促进作用,于是出现了功能性食品。
【功能性面点的概念】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食品具有三项功能:
一是营养功能,即用来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二是感官功能,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嗜好和要求;
三是生理调节功能。而功能性食品即是指除营养(一次功能)和感官(二次功能)之外,还具有调节生理功能(三次功能)的食品。
依据以上所述,功能性面点可以被定义为:“除具有一般面点所具备的营养功能和感官功能(色、香、味、形)外,还具有一般面点所没有的或不强调的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
同时,作为功能性面点还应符合以下几方面的要求:由通常面点所使用的材料或成分加工而成,并以通常的形态和方法摄取;应标记有关的调节功能;含有已被阐明化学结构的功能因子(或称有效成分);功能因子在面点中稳定存在;经口服摄取有效;安全性高;作为面点为消费者所接受。据此,添加非面点原料或非面点成分(如果各种中草药和药液成分)而加工生产出的面点,不属于功能性面点的范畴。
【功能性面点与食疗面点、药膳的关系】
中国饮食一向有同医疗保健紧密联系的传统,药食同源、医厨相通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食疗亦称食物疗法,又称饮食疗法,指通过烹制食物以膳食方式来防治疾病和养生保健的方法。有食疗作用的面点亦称为食疗面点。
药膳是指将药物和烹饪原料烹制在一起而形成的菜点。它具有食用和药用的双重作用,即食借药力,药助食威,相辅相成,以充分发挥食物的营养作用和药物的治疗作用,达到营养滋补、保健强身和防病治病的目的。因而药膳既不同于一般中药方剂,又有别于普通饮食,是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
功能性面点与药膳相比较,其根本区别是原料组成不同。药膳是以药物为主,如人参、当归等,其药物的药理功效对人体起作用。而功能性面点采用的原料是食物,同时还包括传统上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原料,如红枣、山楂等。通常的面点原料本身含有生物防御、生物节律调整、防治疾病、恢复健康等功能因素,对生物体具有明显调整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