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所谓“热在三伏”,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那么,在三伏天要如何养生呢?下面由小编为大家详细讲解!
“冬病”多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且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比如支气管炎、哮喘、冠心病等。“冬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
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体寒”。其具体表现有: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中医叫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
在冬季,虚寒体质者在内寒、外寒的夹击下,“解冻”便变得困难,不利寒气排出。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在雨天里晾衣服,是很难干的;而夏季阳气生发,毛孔张开利于寒气排出。三伏天正值盛夏酷暑,由于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这时祛除寒邪事半功倍。
《黄帝内经》中经常说到天人合一,认为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相应,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藏于冬。夏季艾灸,堪称顺应天时,比我们吃什么补药都要好!
中医里常说冬体夏调,许多冬季难以调理的问题,到了夏天都会变得比较容易办到。特别是一些慢性顽固问题,夏天艾灸调理后效果往往显著。
01·慢性呼吸问题
比如鼻炎,哮喘,支气管炎,慢性咳嗽这些,多属于寒症,这些问题在冬天都是很顽固的。
夏天就不同了,"寒者温之",作为一年中阳性最盛的季节,占据了天时人和,艾灸之阳与天地阳气相辅相成,同气相求,事半功倍。
02·女性问题
主要是虚、寒性的痛经、慢性盆腔炎等,病机主要是肾气不足、肾阳虚弱,痰淤阻滞。
03·消化系统问题
有的人一吃冷饮就易胃不适,空调房待久了就频频拉肚子,如果放个热水袋在肚子上,他们可能会觉得舒服些,这些多属于脾胃虚寒,适合艾灸。
夏天艾灸,升阳气,温阳、助阳、驱除寒邪优势明显,特别是冬天有备受慢性问题困扰的人,不要错过了。
01·眼睛最怕晒
在烈日下,眼睛是十分脆弱的器官。专家提醒,眼睛喜凉怕热,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发各类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外出,戴上太阳镜和打遮阳伞。夏季细菌滋生快,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揉搓眼睛。
02·肠胃最怕凉
炎炎夏日,西瓜、冷饮、冰淇淋是绝大多数人无法割舍的爱,但夏季也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专家建议,这个季节少吃太凉的东西,尤其早晨起床时和晚上临睡前。夏季也不能贪凉,要注重肠胃的保暖。
03·颈椎最怕吹
很多人夏季外出或运动后,喜欢对着空调吹凉风,在这个过程中湿气会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时间长了容易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的后果。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5摄氏度,颈椎和腰身不要对着空调吹。
04·晨练最怕早
研究表明,夏季早晨6点前,烧煤和汽车尾气排放等产生的有害物质在空气中聚集较多,正是污染的高峰期,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因此,夏季晨练时间不宜早于6点。
01·洗热水澡
夏季炎热,很多人认为直接洗冷水澡能让身体快速降温,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为夏天气温接近人体的温度,人体散热方式以汗蒸发为主,热水洗澡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反而更有利于人体排热。
02·喝三豆汤
宋代医学著作《朱氏集验方》的三豆汤由绿豆、赤豆和黑豆熬制。三种豆再加入三份水,并用小火煮烂,一天喝两到三次就能够起到解暑消热的作用。对于消化功能不是很好的人,还可以在三豆汤中加入适量的大米,不仅能够清热解暑,还有健脾补肾的效果。
03·
合理运动
古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三伏天的确很适合通过运动流汗来排寒祛湿,但是过度的运动会导致身体的虚弱,合理的运动排汗才是对身体有益的。三伏天运动一般进行30分钟即可,不要过量。
三伏日历